近日B站博主“老爸测评”曝光了疑似“大头娃娃”事件,有家长从市面上购买“嗳婴树”品牌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给5个月大的孩子使用后出现: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等症状。
我们都知道宝宝由于发育系统尚不完善,对很多化学物质的承受程度很低。而且宝宝的皮肤娇嫩敏感,容易对一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下面邻家御医就给家长分享部分国内常见的大牌婴儿用品含有的有害成分,及可能对婴儿造成的后果。家长一定要收藏,回去看看你家宝宝的婴儿用品是否含这些成分!
图中的有害成分会给宝宝造成什么样的伤害?邻家御医为您一一解答
●Phenoxyethanol二苯氧基乙醇
防腐剂、定香剂。2012年被法国药品和健康产品安全局(ANSM)重新评估,被认为具有血液毒性和肝毒性。如果产品浓度小于1%,对成人是安全的,但对3岁以下的儿童应减小剂量,应不超过0.4%。
●Ammonium Lauryl Sulfate 十二烷基硫酸铵
界面活性剂、起泡剂,常用于清洁用品。对肌肤和眼睛会造成刺激,可能会导致皮炎即溃疡。
●Cyclomethicone环甲基硅油
润肤剂,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另外,欧盟委员会化妆品评估专家组于2015年4月发布了通知,强调了吸入时的风险,气溶胶、喷雾剂、粉剂等等应避免使用这些化合物。
●BHA 丁基羟基茴香醚
抗氧化剂,一般用作食品添加剂,很少在护肤品中出现。会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不仅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归类为“可能的致癌物质”,而且是法国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对其毒性进行准确紧急评估的物质之一。
●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甲基氯异塞唑晽酮(MCIT),Methylisothiazolinone甲基异噻唑啉酮(MIT)
防腐剂,常添加在清洗型产品中,对人体皮肤有毒性和刺激性,可能会造成皮炎。欧盟法规中已经做了相关规定,禁止MIT在驻留型化妆品中使用,并且作为防腐剂在化妆品中使用的浓度上限为0.0015%。
●BHT二丁基羟基甲苯
抗氧化剂,被当作BHA的替代品。对人体的作用有争议,普遍认为对内分泌有影响。因此,法国国家卫生安全局(ANSES)要求欧洲当局重新评估其是否具有致癌作用。
●Sodium Lauryl Sulfate 硫酸月桂酸钠
界面活性剂、洗净剂、起泡剂,有起泡和去油的作用,但刺激性强,易导致敏感性肌肤使用者产生不适或加重皮肤刺激。
●Cyclopentasiloxane环戊矽氧烷
顺滑剂、溶剂、毛发调节剂。常用于洗发、护发产品。会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
这些有害成分中,有一些在中国的监管目前还没有达到欧洲的标准,比如MIT,根据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相关规定,可作为化妆品允许使用的防腐剂,其最大允许浓度为0.01%(比欧盟高了6倍多),且并未限制其在驻留型化妆品中的使用。